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龙游是浙江省衢州市的一个小城市。流贯龙游县境的衢江为钱塘江上游支流,将龙游县分为了两部分,这条龙游段的衢江在古代被称为“瀫(hú)水”,据《舆地志》记载,“其水波濑交错,状如罗縠之文,因以为名”。 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的诞生灵感便由此而来。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龙游是浙江省衢州市的一个小城市。流贯龙游县境的衢江为钱塘江上游支流,将龙游县分为了两部分,这条龙游段的衢江在古代被称为“瀫()水”,据《舆地志》记载,“其水波濑交错,状如罗縠之文,因以为名”。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的诞生灵感便由此而来。

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通过“龙游瀫畔·8090青年创造季”的研讨和实践,依托丰富的生态、历史和村庄资源,在由九大行业先行者构成的学术鼎力团支持下,以80、90后青年群体作为主力群策、群设、群创,在从红船豆水利枢纽到虎头山大桥约8km长的江、村、岛、田、丘进行多元内容创造。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汇聚规划、建筑、策展、艺术、景观等行业领域,共涵盖40组点位方案,以其独特的策划理念,分化出三大泛艺术板块:「瀫岸」、「瀫村」、「瀫之灵」。通过艺术作品、大地生态景观、构筑物、艺术装置、文化空间、在地联合等呈现形式,展示青年人对未来城乡、自然和社会生态的价值共识,打造未来生态与艺术结合的瀫畔生活场景。跟随时尚知道一起,以自然、感官、生活、文化、梦境、美食六大不同角度走进龙游的瀫石光艺术之旅吧!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1. 艺术与自然共生

艺术家以自然之灵为源,无论是在树林间还是田野上,旷野之风、潺潺流水、云卷云舒等自然元素成为了艺术载体,连接着艺术家与大自然之间的沟通。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图/田方方、肖琦凡

树剧场 Theatree : 曹睿芝 | 亩加建筑规划(深圳)有限公司

在龙游瀫畔广袤农田的大树丛下,以鸟为主要目标物种,借鉴回音壁的形式,捕捉自然之声。延续场地现有鸟犬相闻的多重声轨,围绕大树,布置一个直径40米的光滑圆环,以环抱的姿态,在靠近树丛一侧升起,贴近树冠,捕捉鸟鸣;另一侧,贴近地面;砌筑地台,作为听众坐席。塑造一个可以让人感知到生物与农耕共栖、与四时共鸣的树下场所。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图/田方方、REGINA

岩上亭 Sandstone Hill Pavilion:罗宇杰

以村民的农事活动为出发点,模仿自然生长的方式,在山岩迎瀫缓坡面上建立了一处栖息之所,供村民和游客歇息。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看,无论是高大的乔木还是小小的草木植物,它们都按照一定的几何数律自下而上生长,形成枝叶分明的结构。这种生长韵律看似没有规则,但实际上充满了自然之美。

2. 以艺术探索五感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构成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在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中,随处可见需要游客动用五感去深入探索的艺术装置,犹如日升日落倒映在摇摆光影之间,滴滴雨声唤醒乡村记忆。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图/徐弋、REGINA

摇摆屋 SHAKE SHAKE:徐弋 | Studio GEAR

人与声音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对于那些长期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来说,来自田野的声音带有一种自由和归属感,本作品延续了艺术家的“屋子”系列,成为一种精神居所以及诗意的栖居地。作品的表面光影反射伴随着太阳每日东升西落,云卷云舒,呈现着不一样姿态和变化,在摇摆中重拾人们沉睡已久的乡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听雨停 Listen-to-the Rain Stop:沈雯 | SWOOP建筑设计工作室

听雨停坐落在四季轮种、色彩各异的大地上。在深入农田的灌溉渠端头,错落的平台栈道和黑色屋面匍匐于此。结合排水设施,基座内隐藏“三联窟”还原了埋瓮滴水的声音体验。屋面收集的雨水顺着十字柱流下、最终导向一块弧形的水泥基座——三个老水缸的圆形底部镶嵌其上,如同遗迹般唤起人们对乡村生活的记忆。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图/田方方、STUDIO FANG

3. 艺术服务于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能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而这些艺术作品又反过来装点着我们的生活空间,使之更加丰富多彩。当美观与功能性合二为一时,它既能服务人们的便利,又能滋养精神世界。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图/田方方

荫营影映亭 Frame Pavilion:李青

瀫岸常见的水利泵房被改造成半开放式的亭屋,供人停留驻望。人们由步廊走入亭中,由亭屋的构形和原有的窗口中看到今日的风景,产生一种时空的层叠。咫尺之间的树荫和树影、游人露营玩耍的身影和江岸美景交映一室,在围绕窗口的框形雕刻画中,游人本身成为观看的对象,构成目光在风景、人物、图像之间的回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图/田方方、Arch Nango

起风了 The Wind Rises:胡兴 | 青微舍工作室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起风了”是沿护坡拾级而下的多层亲水平台,在三座飘摆的灯塔之下,村民可坐可躺、可远眺可纳凉,或开展各项与水有关的活动。它既是衢江之滨的艺术装置,也是基础设施,以风的形状,为村民的日常提供庇护与荫凉。

4. 艺术与文化交织共鸣

当我们欣赏艺术时,也在品味文化;当我们领略文化时,也在感受艺术。这种交织共鸣,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的多元与美好。将文字、美术、戏剧、音乐等等融入进建筑设计中,这条艺术生态走廊的文化之魂体现在各个角落。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图/肖琦凡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概念书店 Twisted Brick Shell: a 24-page Book Store:陈昊+胡琛琛 | HCCH 合尘建筑

概念书店是田野中守望的回环壳体。从一侧的半圆翻转向另一侧,互为内外。壳体由红砖构成,砖壳被放置在漂浮的混凝土梁上。读者可通过室内二十四个猫眼阅读亚克力瓶底的信息。

建造过程将数字化工业化揉入传统材料。12种宽度的砖块通过开孔钢板定位,再分次注入灌浆料成型。砖壳由此形成了新的建筑逻辑和视觉表现——从层叠咬合的砌筑,成为像素化的浇筑,颠覆了砖的传统建构印象。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水闸美术馆 Water Lock Museum:范久江+郭廖辉+时子媛

水闸美术馆坐落于1公里水渠的终点,通过功能性改造增强了原本基础设施水闸的特性。这里将水闸和美术馆的两种不同空间和语境融合在一起。原有的水闸建筑被改造为包含首层展厅、二层展厅和屋顶平台在内的三个展览空间。游客通过水语径和水语亭,从田野中接近水闸,然后顺着楼梯从首层展厅外部到达二层小展厅和屋顶平台。周围的金属网在风的作用下会产生涟漪效果。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图/田方方、肖琦凡

5. 艺术于现实之上构筑梦境

艺术构筑的梦境,既是心灵的慰藉,又是思想的翅膀,引领我们飞翔在无限可能的想象空间,让人们得以在平凡中寻觅非凡的灵感。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中的许多件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解读生活,将现实中的琐碎与繁复升华为梦幻般的意境。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图/田方方

自由 Finite Infinity:卢征远

依托河流的特质,作品在水面持续浮游。由于安置在水底不可见的混凝土基座对其进行牵引,水面上方可见的红色镂空球体保持在相对固定的半径内“自由”漂浮。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图/REGINA、有限设计

人造树 The Tree:陆嘉鸿 | 有限设计工作室

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红船豆水站及其背后巨大的航电枢纽,却长期沉默于人们的视线之外。“人造树”将原本封闭的水利设施空间公共化,网格中“正在被建造的大树”,是对基础设施再造自然图景的抽象与比喻。观者被邀请攀登天梯,穿过“大树”的身体到达观景台,从高处重新观看航店枢纽、被重塑的自然以及城市。这座以寻常工业材料搭建的纪念碑,纪念着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凝聚的巨大努力。

6. 艺术在唇齿间翩然起舞

艺术与美食总能以独特的方式融合,带来无尽的惊喜与享受。艺术,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形式,赋予视觉和心灵的震撼。美食,则通过味觉和嗅觉,带来最直接的感官享受。当艺术与美食相遇,碰撞融合间展现生活的最纯粹的乐趣和真谛。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图/织城网络

年年发 步步糕 小吃驿站 Rice(s)tation:织城网络

小吃驿站是将米这一日常主食作为思考起点,结合龙游县稻作文化的历史背景及米制美食在当地饮食文化中演化变迁的空间改造。小吃驿站位于翠光岩村的老宅内,以龙游发糕为设计元素,结合室内外的装置及展览内容,将龙游发糕作为一个小的个案研究,从作物、粮食和商品的不同角度重新认识稻米这种几乎随处可得的主食。我们希望这个充满发糕香气的空间内,即满足驿站功能的同时,也能透过“米”给大家提供一种新的解构自己与世界之间关联的方式。

走进这座鲜为人知的浙江小城,让心灵在“瀫”畔栖息

图/Fiu Gallery

杨爱珍本店 Yang Aizhen Home Restaurant:Fiu Gallery

以“多元”、“大胆”、“有趣”、“年轻”为内核的Fiu Gallery 来到龙游,与当地的网红餐饮品牌——杨爱珍大排档携手合作,打造一个独特的在地艺术快闪餐厅。杨爱珍作为一位做了30年卤味并且跨界玩汽车拉力的个性老板娘。以龙游辣卤和手工小吃为主,经过30年的味道改良和沉淀,受到了许多食客的好评。

Fiu Gallery 与艺术家刘宸以及插画师koku联合,通过公共艺术空间让艺术深入村民的生活,为他们带来生活乐趣和精神滋养。将村落塑造成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意的美丽家园。

此创新艺术项目让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朋友在尽情领略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这一前所未有的中国大型在地艺术集群同时,感受龙游独特的乡土文化与人文风貌。

正如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项目联合发起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朱荣远先生在开幕式上所说,“青年是当下,也是未来,要听得见他们的声音,看得见他们的能力”。未来,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将继续携青年之力,以艺术为方,为有志青年施展才华、创造价值搭建广阔舞台,为城乡新未来探索更多具有建设性、成长性的见解和回答。

文/包子 编辑/REG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