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医案消暑凉方

炎炎夏日,亟需消暑。现代人有空调降温,古代如何消暑降温?古代宫廷中除了使用冬天收藏的冰块降温之外,更有不少消暑食疗秘方,养生又败火,帮助健康度过炎夏。

宫廷医案消暑凉方

槐叶冷淘

出处:《唐六典》:“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

唐代,每到了夏天,皇帝召集的朝会宴席上,都会准备一道消暑的小吃——槐叶冷淘,供给参加宴席的九品以上的官员们食用。

杜甫有一首咏《槐叶冷淘》的五言诗:“青青高槐叶,采提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淳宛相俱。入鼎资过热……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详细记载了槐叶冷淘的制作方法以及宫中帝王夏季经常食用的场景。

夏季又热又湿,人体容易湿热加重。槐叶,味道清淡,性平略凉,入肝经和胃经,具有清肝泻火,燥湿、杀虫,清肠道湿热的作用。槐叶冷淘使用清热祛湿的槐叶为主,配合健脾养胃益气养心的小麦粉,制作成冷面食用,既能清暑,又不至于过于苦寒而伤胃。

制作:取鲜嫩的槐树叶,淘洗干净后,打汁,过滤后用槐叶汁和面,制作成凉面食用,清香爽口,色香味俱佳。

宫廷医案消暑凉方

香薷汤

出处:清代御医医案:“光绪九年六月十日,香薷汤一料:香薷一两五钱,甘草一两五钱,扁豆一两五钱,赤苓一两,黄芪二钱,厚朴二钱,陈皮二钱,菊花一钱”。

香薷汤,以茯苓、黄芪、甘草健脾益气,白扁豆、香薷、厚朴、陈皮可健脾祛湿,化湿和胃解暑,菊花则可清心肝之火热。非常契合夏季既容易出现心肝火旺而心情烦躁、睡卧不安,又容易湿热入侵而胸闷、没有食欲,甚至头晕昏沉等类似中暑的症状,可以较为全面地缓解夏季酷暑带来的身体不适。

有记载称,消暑香薷汤不仅是光绪皇帝饮用。按照清代皇宫的规矩,每年夏季都会在乾清宫、寿安宫、养心殿、颐和园等地方,向宫女、太监以及进宫的王公大臣们发放香薷汤,来祛暑,防止中暑。

制作:取甘草9g、白扁豆20g、茯苓9g、黄芪20g、厚朴3g、陈皮6g 先放入砂锅中加较多的水,大火煮开后转为小火煮20 分钟。再加入香薷9g、菊花6g,煮10 分钟后,过滤取汁。然后再加水煮15 分钟,过滤取汁。将两次的药汁混合后,加入适量的冰糖或蜂蜜调味后代茶饮用即可。

宫廷医案消暑凉方

桂浆

出处:元代宫廷御厨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桂浆,生津止渴,益气和中,祛湿逐饮……绵滤冰浸,暑月饮之。”

关于桂浆的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主要是楚国人喜欢饮用。不过,具体制作方法则是这位御厨记载的最为详细。

这种元代宫廷中消暑的冷饮,使用了生姜汁、赤茯苓、官桂、六神曲、杏仁、大麦芽、蜂蜜。因为生姜汁、官桂,可温中散寒,温补阳气,赤茯苓、六神曲、大麦芽可健脾开胃,杏仁、蜂蜜可润肺化痰。将它们发酵之后制成冷饮饮用,既能生津止渴、祛湿利水,又可温中养胃,健脾益气,祛暑。虽是冷饮,但药性却偏温,不会损伤脾胃阳气。

制作:将赤茯苓、官桂、六神曲、杏仁、大麦芽粉碎为末,用生姜汁和蜂蜜水调和后,放置于冰窖中低温发酵,然后过滤取汁饮用。

宫廷医案消暑凉方

梅苏丸

出处:清代御医医案:“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二日,梅苏丸。可生津止渴,清热祛暑,化湿和胃,健脾。盆糖一斤八两,乌梅肉一两,葛根一钱,紫苏叶五分,白檀香一钱,薄荷五分。共为细末,滴水为丸,如芡实米大。全顺、杨际和拟合此方,每料加白冰糖四两。”

梅苏丸,就是以蔗糖、冰糖、乌梅肉、葛根、紫苏叶、白檀香、薄荷做成如芡实大小的丸子。在夏季可作为零食,经常含化,口感酸甜之中还带有紫苏、檀香的清香,薄荷的清凉感觉。

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健脾和胃、化湿开胃等作用。对于炎热的夏季出汗较多、口渴、食欲不振、没有胃口等常见现象都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而且乌梅肉酸敛收涩,还具有一定的止汗的作用,可防止出汗过多而损伤津液。

制作:取乌梅肉30g、葛根6g、紫苏叶6g、白檀香3g、薄荷6g,一同粉碎为细末。锅中加水约1000ml 左右烧开,加入冰糖250g、白凉粉30g,搅拌至完全化开,然后加入上述药末,搅拌均匀。放温后,倾倒入冰格或果冻模具之中,放入冰箱冷藏,即会形成“梅苏果冻”。每天吃两三块,即可体会到那种冰凉酸爽、生津止渴又消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