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诗
本刊的时尚拍摄镜头,成为她人生的分镜本,每一次定格都像在说:人生又行至新的渡口。我们回顾了这三年一同走过的经历,也请刘诗诗分享了她近来的许多“第一次”。
刘诗诗
竹影斑驳,遇见自己
《淮水竹亭》的平台预约人数已突破200万,播映在即,刘诗诗和本刊一起回顾了我们2023年的第一次合作。当时她正在紧张拍戏,戏中的道具被搬进摄影棚。竹笛横在镜头前方时,她恍惚听见《淮水竹亭》片场的蝉鸣,于是手中抚过笛管,拈起一片竹叶,仿佛这是穿越次元的信物。
对于那次拍摄,刘诗诗说:“感觉蛮不一样的,时尚与影视的创作方向和呈现方式不同,那次拍出来的效果很新颖,很有意思。”最惊艳的是一件黑色平肩长裙,摄影师取景的瞬间,她本能地以剑指抵住竹笛——这精心的动作设计被快门定格,有一种别样的“新武侠”风韵。
那天的妆容同样特别,化妆师参考了很多竹子的实物与画作后,用一支蘸着黛青的笔轻轻划过她的眼尾,描摹出一道竹枝抽芽的弧线。她闭眼任笔锋游走,再睁眼时,镜中人已染上三分侠气。那抹飞挑的黛色,恰似江南雨后被风掀起的帘——藏住了闺阁温润,露出了江湖飒沓。
“只需两笔画出竹子的神韵,”后来翻看成片时,刘诗诗不由感叹,“整体的服装风格偏向新中式,呈现的效果既有婉约之美,也有侠气之风。非常感谢杂志的摄影、造型和编辑老师,大家一起碰撞出了不同的创作火花。”
刘诗诗
花影灼灼,东方红艳
去年盛夏,巴黎奥运会的热浪尚未漫过塞纳河,本刊的影棚里已提前炸开一团热烈的朱砂。刘诗诗指尖抚过封面那袭褶皱红裙,她曾在戏中穿过很多红衣,但和那些飒爽飘逸的中国红不同,眼前的红裙如一团摩登的焰火。“生活中我不太穿红色,总是选不太出挑的色彩,但对中国人来说,红色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义,我也很喜欢。”
拍摄现场布满了很多花材,花茎修长,花苞绽放……热烈与清冷,从来都是一株植物的两面。发型师绾起她的发髻,露出傲人颈线,就连她头顶的发饰,都有鲜花肆意的生命力。刘诗诗喜欢花,“因为工作关系,有时候会收到一些鲜花,能拿回家的花我都会拿回去装饰,看着也很开心”。
她用“精细又时髦”来形容这组造型,“每套服装都很有特色,但又很契合每种花的造型,非常用心”。那天她告诉我们将前往巴黎,现场观看奥运比赛的讯息。“应品牌邀请,我看了击剑、沙滩排球、体操、游泳的比赛,也了解了这些项目背后的故事和历史,现场气氛特别热烈。”
同样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巴黎的天气,“特别是沙滩排球,在室外的场所观看,太阳很大很晒”。她没有亲眼看到田径赛场的薰衣草色跑道,却处处感受到艺术之都的古典与浪漫,就像起源意大利、兴盛于法国的芭蕾舞,是她与这座城市隐秘的和弦,连结着东方红与法兰西蓝的共振。
刘诗诗
温柔是鞘,破圈为刃
灯光又一次为她亮起,这回的主题词是“破圈/敢”。20世纪80年代,女性通过大垫肩、廓形西装来实现对自我的武装,但随着女性越来越强大,她们可以不通过装扮来表达自我,在穿衣的选择上更加多元。
刘诗诗接过编辑递来的豹纹外套,尝试表达自己的时尚态度。“我觉得衣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反映她对自我的认知,或是她 想对外表达的思想。现在人们着装风格多元化,说明时代对于个性更包容了,更多人更勇于表达自我。”
日常穿着中,刘诗诗在意面料,穿着舒适最重要。这大概也是她的生活态度,年少学习芭蕾,坚忍藏在足尖,独立存于心中,给人的印象是温柔的气质。她不太在意外界如何评价自己,“每个人看待他人的角度也是一直在变的,我专注做好自己,这是我能掌握的事”。
刘诗诗
金塘海浪,一路前行
新年伊始,惊喜不断。很少录节目的刘诗诗,出现在环保公益纪实节目《一路前行》中。节目播出时她在拍戏,这次见面,我们迫不及待地询问她参与节目的感受。“老胡(胡歌)问我要不要去,让我看了一些他们之前录制的内容。我看完后感觉蛮有趣,也有意义,所以就决定参加了。”
金塘岛位于舟山,踩上小岛土地的次日,她戴上橡胶手套,拿着采样管和小刮刀,学着当水獭的“铲屎官”,有模有样地对着培养皿分析粪便。“走进大自然觉得很舒服,我也体验了很多之前没接触过的东西,非常新奇。”
刘诗诗
夜幕降临时,节目组支起观测帐篷。刘诗诗打开咖啡壶,一边安放滤纸,一边与观察员闲话。她缩在折叠椅上,杯中的热气混着湿咸的海风,那一刻竟让人醒神。红外相机突然闪烁的刹那,监视器里闪过一团影子。水獭调皮地跑出来晃了一圈,又迅速消失。但这一刻已足够惊喜,“没想到它出来得还挺早的”。
她表面很淡定,心里想的是:“哇!好可爱!”后来给孩子们讲解保护知识时,她参与做PPT的部分,提议配图增加水獭可爱的照片,而且细心地想到了要告诉小朋友“水獭不能养”。它美好得就像童话世界里的小精灵,远远看着就已经很可爱。录完节目,她好像带走了舟山的海,心里都是清澈。
至于今后会不会参加类似的节目,她说“这个就看到时候的情况啦,哈哈哈哈。”
刘诗诗
掌心为舟,载人为帆
《掌心》收官那天,刘诗诗还在拍戏。“组里的拍摄很满,我没有戏的时候会追一下剧,偶尔也发发弹幕。”她觉得自己陪着叶平安走过很长一段路,这次告别,她想送叶平安一句话:“见人心但不困于人心,掌己心但不囚于己心,就带着最初的理想和抱负,投身于天地之间吧。”
她回想起自己和叶平安的初相见。“我第一次看完剧本,就觉得这个故事很精彩,反转的地方,叶平安有她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故事呈现和人物经历,对我来说都是新颖的。后来和柏杉导演见面,感觉我俩契合的想法很多,他也给我很多信心,相信我可以把平安呈现出来。”
落幕之时,制作方特意向她表示感谢——面对新人编剧和小众的古装悬疑赛道,刘诗诗用自己的敬业、专业完成创作,也因为她的参与,《掌心》能够更快地与观众见面。刘诗诗也想到自己的经历,“我刚入行的时候,受到过很多前辈老师们的照顾,希望现在也能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好故事像掌纹,再曲折也是自己的命数。而一次善意的托举,能给新人注入希望。就像片尾的点题——比起掌他人心,我能掌的只有自己的本心。
刘诗诗
凛冬孤城,打捞真相
阿城的雪纷纷扑向监视器屏幕时,刘诗诗正裹着羽绒服往手心呵热气。这是她第一次在黑龙江的冬天拍戏,零下30℃的风刮过片场,睫毛上结的霜花成了天然眼妆,这是哈尔滨的限定妆容,却比任何时候都生动。
剧中她饰演记者沈乐水,用摄像机记录了老拉城啤酒厂的厂工生活,也探究着一个女人的死亡之谜。这也是刘诗诗第一次出演现代悬疑剧,剧情逻辑性极强,她的表演也充满爆发力。有几次杨阳导演喊卡之后,会冲上来热烈拥抱,对她说一句“完美”。
虽然没时间到处逛逛,但她也侧面参与了哈尔滨冬天的雪。“到处都是白茫茫的,特别美。”夜戏收工后,剧组工作人员都想吃顿热乎的。刘诗诗在这里找到很多碳水炸弹的美食,“铁锅炖、炸串、麻辣烫,这边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而在故事里,铁锅炖蒸腾的雾气里,也给真相蒙上了层层密码。
东北是一个考验质感的地方,越是极致的冷,越能看出人内心的温度。她常常需要在雪地里疾走,靴子碾过积雪的咯吱声,成了天然的背景声效。哈尔滨的冬天,窗外是连绵的雪丘,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盖在了雪下,但其实真相一直都在,正如松花江的冰层下,总有活水暗自奔涌。
出品:李晓娟 / 监制:滕雪菲 / 摄影:Wanglei&Jiangkun / 造型:CLIF SZETO / 艺人统筹:D.o / 执行造型:Jingjing / 特邀撰稿:陈晶 / 化妆:原溪 / 发型:唐甜 / 美术:吕小盒 / 制片:Sunny、Sui(C·SIDE) / 美术助理:樊 / 服装助理:YEAH、圆圆